绿色低碳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义。镇江2012年列入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是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十年来,镇江用实践落实理念、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坚持追求目标,积极探寻绿色转型之道、减污降碳之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低碳品牌持续擦亮。
绿色产业是打造美丽镇江的主引擎
近年来,镇江市从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打开突破口,在绿色发展中寻找新的机遇和动力。在产业高端转型方面,在国内率先出台《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创成江苏唯一的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谏壁电厂万吨码头的这台橙色的大型设备就是抑制尘卸船机,随着2023年设备的成功投运,卸船机码头主要扬尘排放指标下降了90%,抑尘效果达行业领先水平。除了发电厂的应用,这项技术还推广到了散货码头、矿山等场景。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燃料运维部主任颜敏介绍道:“我们这个是国内首台使用荷电多相流抑尘的卸船机。这是我们团队和驻镇高校联合开发的一个针对码头卸船机械的抑尘装置。”
2021年3月1日中国第一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开始实施,火电厂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高效实现煤炭超低污染接卸运输。“保护法”的实施对国能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输煤系统降尘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厂区内原先输煤系统无法实现作业区域全覆盖,抗风性不足,容易与粉尘一同随环境风扩散。为此,企业积极利用当地高校资源提升安全环保能力,与江苏大学合作推进科技项目“基于荷电多相流技术的电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控制和抑尘技术研究及应用”,在卸船机、输煤廊道上进行安装应用。
颜敏介绍:“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抑尘,而不是二级、二次收集灰尘,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除尘,避免了二次污染和二次处理,一次性地彻底解决问题,对环保应该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所谓荷电,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静电,我们把静电加注在水雾上面,让水雾具有更好的吸附作用,让粉尘集聚成团迅速沉降。应用多相流的原理,使用风雾或者水雾把固体扩散的无组织排放的粉尘集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面,使它迅速地进行沉降。
通过项目实施,在煤炭转卸造成的无组织粉尘污染浓度可降低85%以上。具有能耗低、用水量少等诸多优势。对码头降尘、减轻环保压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发展了一套广泛应用于输煤系统物料转运的荷电多相流粉尘抑制方案,解决物料转运过程中无组织粉尘控制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升港口粉尘和废气防治。
“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的现场的实测,有效降低了现场的粉尘,国家的标准是每立方米4毫克,通过上了这套设备以后,我们目前的粉尘检测下来已经低于每立方米1毫克,粉尘抑尘量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标准,甚至优于标准。”颜敏说。
生态修复是打造美丽镇江的压舱石
近年来,镇江市深入推进长江造林绿化和湿地保护,建设生态景观防护林6590亩,沿江两岸沿线1公里范围内森林质量提升约1.9万亩,初步建成“一带多点绿美长廊”保护格局。从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设立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7000多亩江滩湿地全部停止并退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活动,“水中大熊猫”江豚从芳踪难觅到渐趋活跃,三五成群戏水画面频现长江镇江段。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团队调查人员陆凯说:“市区发现陆生脊椎动物188种,其中有鸟类164种,从珍稀濒危的物种情况来看,我们有发现青头潜鸭,它是极度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还有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让人比较惊喜的是,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在镇江已经有多年没有记录的物种,例如我们在豚类保护区江滩上有发现罕见的迁徙候鸟黑眉苇莺,以及我们在十里长山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多年未见的种类花面狸。”
防治攻坚是打造美丽镇江的定盘星
截至目前,镇江市年度534项治气工程已完成64.8%,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已淘汰871辆,全市重点企业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1.2%、11.9%、4%。实施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34项,今年1-6月太湖流域21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排查整治工业“散乱污”企业163家。推进高风险遗留地块管控及重点项目修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行政村218个,治理率达45.6%;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细胞”72家。